首页说文解字 › 孟的说文解字解释

孟的说文解字解释

子部 部 8画 U+5B5F

mèng

子部

8画

U+5B5F

莫更切

𥁪,𥁝,𡥀

大徐本
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莫更切頁碼490頁,第2

異體𥁪𥁝

孟長也。从子皿聲。

𡥀

𡥀古文孟。

附注商承祚《說文中之古文考》按:「(𣎼)古文『保』如此作,則此非『孟』字可知。」

附注苗夔《繫傳校勘記》:「此篆已見人部,爲保篆重文,此不當更爲孟之重文。攷古鼎銘孟作,是孟或从古文𠈃也,此蓋脫皿耳。」

備註《正字通》:「孟,篆作,古文作。」所列古文與《說文》異。疑《說文》古文有誤,从「保」字古文而下闕「皿」。故「𡥀」字實為「保」字古文,而非「孟」字古文。「孟」字古文或當作「𥁝」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莫更反頁碼1141頁,第3行,第1

𡥀長也。從子皿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1141頁,第3行,第2

古文孟如此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莫更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970頁,第2許惟賢1289頁,第10

𡥀長也。从子。皿聲。

段注莫更切。古音在十部。讀如芒。《爾雅》。孟,勉也。此借孟爲猛。

古文孟如此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孟,明也;幼,幽也。長則明白,幼尚迷昧也。

孟,明也;幼,幽也,長則明白,幼尚迷昧也。

孟,明也;幼,幽也。以年長較明白也。

白话解释

孟,同辈中年纪最大的。字形采用“子”作边旁,采用“皿”作声旁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孟”字。

字形解说

金文作,由「子」、「皿」二字構成。從子,示人之排行。從皿,聲符,注明音讀。戰國文字承之金文第二例。篆文承之,古文乃殘形,上體從子,外加二小點冗文,下體「皿」殘缺。隸書、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長也。从子皿聲。(𡥀)古文孟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