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夢的说文解字解释

夢的说文解字解释

夕部 部 13画 U+5922

mèng

夕部

13画

U+5922

莫忠切、亡貢切

夢

大徐本

卷别卷七上反切莫忠切、亡貢切頁碼223頁,第2

異體夢

夢不明也。从夕,𥊄省聲。

附注《甲骨文編》:「象人依牀而睡,㝱之初文。」又段玉裁注:「㝱,今字叚夢為之,夢行而㝱廢矣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十三反切木空反頁碼569頁,第4行,第3

夢不朙也。從夕,瞢省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當言瞢亦聲,寫少亦字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七上反切莫忠切、亡貢切古音第六部頁碼1258頁,第3許惟賢552頁,第3

夢不朙也。

段注《小雅》。民今方殆。視天夢夢。傳曰:王者爲亂夢夢然。《釋訓》曰:夢夢,亂也。按故訓釋爲亂。許云不明者,由不明而亂也。以其字从夕。故釋爲不明也。夢之本義爲不明。今字叚爲㝱寐字。夢行而㝱廢矣。

从夕。瞢省聲。

段注莫忠切。又亡貢切。古音在六部。舉形聲包會意也。

白话解释

梦,不明不白的意识。字形采用“夕”作边旁,用省略了“日”的“瞢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字形從爿()、從人()而大其目();「爿」為床的初文。三文相合,意指人躺臥床上,因驚醒而張大雙眼。金文其上仍舊從目(),人則變形僅作左右二畫下垂,其下改從夕(),意指夜晚,構形為從夕、從人、從目,表示夜晚睡夢中而覺醒,意識模糊不清。戰國文字則目字變作「」,而人字亦曲筆變形,成為從夕、瞢省聲的構形,為篆文之所本。《說文》的「夢」字,義已變為「不明也」,故另有「」字,從宀、從爿,夢聲。宀表示房屋;爿,表示人睡床上;夢,表示意識模糊不清,三者相合正示人居家中躺在床上做夢的意思,然後世仍通作「夢」不作「㝱」。在六書中,甲骨文、金文字形屬於異文會意,戰國文字之後的字形則為形聲兼會意。規範字作「梦」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不明也。从夕,瞢省聲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