萌的说文解字解释
萌
méng艸部 部 11画 U+840C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芽也。引申為甿,氓,古人視民如草萌。
古視民如草,故曰萌。「蒼生」亦然。
芽也。引申為甿、氓,可見古人視民如草,如「蒼生」。
芽也。引申為甿(音門,田民也)、氓(民也)之稱,於此可知古人之視民為何如矣!○視民如草。
白话解释
萌,草木发芽。字形采用“艸”作边旁,“明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過去學界有將甲骨文的朝字誤為萌,不確。字從艸、明聲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《說文》:「萌,艸木芽也。」段注:「萌、芽析言則有別,《尚書大傳》:『周以至動,殷以萌,夏以牙』是也。統言則不別。故曰:『萌,艸木芽也。』」篆文萌字的明旁從囧,隸書形訛從目,楷書則改從日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後2.3.8(甲)

庫1025(甲)

說文‧艸部

漢印徵西漢

曹全碑陰(隸)東漢

楊震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艸芽也。从艸明聲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