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坏的说文解字解释

坏的说文解字解释

土部 部 7画 U+574F

huài

土部

7画

U+574F

芳桮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芳桮切頁碼456頁,第7

坏丘一成者也。一曰瓦未燒。从土不聲。

附注按:段玉裁認為「再」當為「一」。「坏」,今通行作「坯」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普杯反頁碼1072頁,第3行,第2

坏丘再成者也。一曰瓦未燒。從土不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爾雅云也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芳桮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765頁,第5許惟賢1202頁,第7

坏丘一成者也。

段注一各本作再。今正。《水經注》曰:河水又東逕成皋大伾山下。《爾雅》。山一成謂之伾。許愼,呂忱等並以爲丘一成也。孔安國以爲再成曰伾。據此,是俗以《孔傳》改易許書。今本非善長所見也。

一曰瓦未燒。

段注今俗謂土坏。古語也。瓦者,土器已燒之緫名。然則坏者,凡土器未燒之緫名也。此與墼字《異義》同。但墼專謂塼耳。《國語》。趙𥳑子使尹鐸墮晉陽壘培。尹鐸增之。韋注。壘墼曰培。此培字正坏之叚借。《月令》。坏垣牆。坏城郭。注曰:坏,益也。是又叚坏爲培也。

从土。不聲。

段注芳桮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一曰瓦未燒。今俗語謂材木未成器者曰坯子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從土、褱聲,睡虎地秦簡「」的寫法,與篆文構形尤為近似,只是把聲符「褱」的「罒」豎寫成「目」,這種寫法,沿用到漢代馬王堆帛書。楚簡文字中,褱中間的「目」形有的訛混作「甶」、「田」形。有的聲符「褱」略去上下包覆的「衣」旁,省寫作「」,則與《說文》古文「?」從土、從褱省,構形略同;只是形符、聲符左右互換。壞的籀文從攴、褱聲。有的漢碑把聲符「褱」替換為「褢」。隸書、楷書都作「壞」,元代《京本通俗小說》、《古今雜劇三十種》始用「坏」代「壞」,也見於清刊本《目連記彈詞》。其實《說文》已有「坏」字,是「坯」字異體,和規範字作「坏」,形體相同,音義不同。《說文‧土部》:「壞,敗也。从土、褱聲。」「壞」字從土,表示與土石相關;從褱,表示音讀,是不示義的聲符。本義是土石建築崩塌毀敗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規範字作「坏」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丘再成者也。一曰瓦未燒。从土不聲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