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啟的说文解字解释

啟的说文解字解释

攴部 部 11画 U+555F

攴部

11画

U+555F

康禮切

啓,啓

大徐本

卷别卷三下反切康禮切頁碼97頁,第1

異體啓、啓

啟敎也。从攴启聲。《論語》曰:「不憤不啟。」

附注楊樹達《積微居小學述林》:「愚謂當解為从口,𢼄聲。蓋教者必以言,故字从口。教者發人之蒙,開人之智,與啟戶事相類,故字从𢼄聲,兼受𢼄字義也。」按:甲骨文有「𢼄」字,像以手開戶之形。「啟」即「𢼄」之孳乳字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六反切溪禰反頁碼259頁,第2行,第1

啟教也。從攴启聲。《論語》曰:「不憤不啓。」

鍇注臣鍇曰:「啓發教道之也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三下反切康禮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487頁,第2許惟賢218頁,第6

啟教也。从攴。启聲。

段注康禮切。十五部。

《論語》曰:不憤不啟。

段注《述而》篇文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字形作從又、戶,表以手開門之意。引申為開啟、開發之後。字形分化為從口、聲,表示以言語啟發教導。金文改從又為從攴作啟字,強化教導訓誡之意。戰國文字、篆文、隸書、楷書承金文字形而來。《說文》以启為開門之意,又以啟字「從攴、启聲」,其說不可從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教也。从攴启聲。《論語》曰:“不憤不啟。”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