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六反切率武反頁碼第260頁,第4行,第1字述
計也。從攴婁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三下反切所矩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490頁,第4字許惟賢第219頁,第10字
計也。
段注六藝六曰九數今《九章筭術》是也。今人謂在物者去聲。在人者上聲。昔人不盡然。又引伸之義,分析之音甚多。大約速與密二義可包之。
从攴。婁聲。
段注所矩切。古音在四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計也。常如是曰數【速】,又借為速。
白话解释
数,计算。字形采用“攴”作边旁,“娄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,字從攴、婁聲。《睡虎地秦簡》已用為數目、數量義。篆文字形承秦簡文字。《說文》:「數,計也。」隸楷以後字形均承篆文而來。規範字字形依行草稍異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攴部

睡虎地簡23.8(隸)秦

繹山碑(篆)秦

天文雜占末.中(隸)西漢

武威簡.泰射42(隸)西漢

石門頌(隸)東漢

白石神君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計也。从攴婁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