制的说文解字解释
制
zhì刀部 部 8画 U+5236
大徐本
卷别卷四下反切征例切頁碼第136頁,第9字續丁孫
𠛐
異體𠜔、𠛯、制
裁也。从刀从未。未,物成有滋味,可裁斷。一曰止也。
𠝁
異體𠝦、𠝉、𠜿
古文制如此。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按,以刀斷木,从未猶从木也……古文从彡,象斫木紋。」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未,古枚字,枝榦也。古制、折通用。」
小徐本
卷别卷八反切正曳反頁碼第351頁,第6行,第2字述
裁也。從刀,從未。未,物成有滋味,可裁斷。一曰止也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論語》:『旣富矣教之。』故曰『物成而裁斷也』。會意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351頁,第7行,第1字述
古文制如此。
段注本
字形解说
甲骨文、金文像從刀斷木之形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戰國文字「木」形繁化為「未」形,秦文字為強調斷木之義,把木斷為三截。篆文、隸書所從之「未」,承戰國文字斷木訛變之形。《說文‧刀部》:「制,裁也。从刀、从未。」古文增添「彡」,像斫木紋。從刀、從未,表示用刀裁斷樹木。在六書中屬於會意附加虛象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王子午鼎(金)春秋晚期

說文古文

說文‧刀部

老子乙前5下(隸)西漢

老子甲後366(隸)西漢

禮器碑(隸)東漢

史晨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裁也。从刀从未。未,物成有滋味,可裁斷。一曰止也。(𠝁)古文制如此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