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亦的说文解字解释

亦的说文解字解释

亦部 部 6画 U+4EA6

亦部

6画

U+4EA6

羊益切

𡗕

大徐本

卷别卷十下反切羊益切頁碼343頁,第11

𡗕

異體

𡗕人之臂𡗕也。从大,象兩𡗕之形。凡亦之屬皆从𡗕

鉉注臣鉉等曰:今別作腋,非是。

附注高鴻縉《中國字例》:「(亦)即古腋字。从大(大即人),而以八指明其部位,正指其處,故為指事字。名詞,後世叚借為副詞,有重覆之意,久而為借意所專,乃另造腋字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十反切移赤反頁碼835頁,第7行,第1

𡗕人之臂亦也。從大,象兩亦之形。凡亦之屬,皆從亦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人之掖也。八,其處也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十下反切羊益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972頁,第1許惟賢862頁,第2

𡗕人之臂亦也。

段注《玉篇》今作掖。按《手部》掖者,以手持人臂投地也。一曰臂下也。一曰臂下之語,葢淺人據俗字增之耳。徐鉉等曰:亦今別作腋。按《廣韵》肘腋作此字。俗用亦爲語䛐。乃別造此。《肉部》曰:胳,亦下也。胠,亦下也。今《禮記・深衣》袼之高下注云:袼,衣袂當腋之縫。袼,腋乃皆俗字。人臂㒳垂。臂與身之閒則謂之臂亦。臂與身有重曡之意。故引申爲重累之䛐。《公羊傳》。大火爲大辰。伐爲大辰。北辰亦爲大辰。何注云:亦者,㒳相須之意。按經傳之亦,有上有所蒙者。有上無所蒙者。《論語》不亦說乎,亦可宗也,亦可以弗畔,亦可以爲成人矣,皆上無所蒙。皇侃曰:亦猶重也。此等皆申重贊美之䛐。亦之言猶大也,甚也。若《周頌》亦有高廪,亦服爾耕。《鄭箋》云:亦,大也。是謂亦卽奕奕之叚借也。亣部曰:奕,大也。又或叚爲射。或叚爲易。

从大。象㒳亦之形。

段注謂左右㒳直,所以象無形之形。羊益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
凡亦之屬皆从亦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今作腋。

白话解释

亦,人的腋窝。字形采用“大”作边旁,像臂弯下两个腋窝的样子。所有与亦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亦”作边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作,從大,義為人,兩小點指明臂腋之所在。此為虛像,表示臂下所在,是「腋」字的初文。金文承之。戰國文字,所從「大」,分為上、下二體。篆文承之金文,上、下一體。隸書承之,又分為上、下二體,上體變作「」,下體變為二豎。楷書之形承之隸書,下體二筆變作一撇筆,一豎鉤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指事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人之臂亦也。从大,象兩亦之形。凡亦之屬皆从亦。臣鉉等曰:今別作腋,非是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