駟的说文解字解释
駟
sì馬部 部 15画 U+99DF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上反切息利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859頁,第1字許惟賢第812頁,第2字
一乘也。
段注《周禮・校人》。鄭司農注云:四匹爲乘。按乘者,覆也。車軛駕乎馬上曰乘。馬必四。故四馬爲一乘。不必巳駕者也。引伸之,凡物四曰乘。如乘矢,乘皮,乘韋,乘壺皆是。駟者,馬一乘之名。鄭淸人箋云:駟,四馬也。按詩言《四牡》,言《四騏》,言四驖,言四騵,言四駱,言四黃皆作四。下一字皆馬名也。言駟介,言俴駟皆作駟。謂有所以加乎駟者也。今詩作駟驖,駟騵。而干旄疏引《異義》、《公羊》隱元年疏,《說文》驖字下皆不誤。
从馬。四聲。
段注息利切。十五部。
字形解说
金文二例,前例作,由「馬」、「四」二字構成。從馬,示馬匹之義。從四,聲符,注明音讀。所從「四」,金文作
,像四合五方之義,在六書中屬於指事。篆文作
,乃
之省易,假借為記數之
(《文字析義》,P.823)。戰國文字二例,並承自金文。篆文承自金文第二例。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魯宰駟父鬲(金)春秋早期

曾145(楚)

說文‧馬部

睡虎地簡17.139(隸)秦

老子甲後431(隸)西漢

孫臏221(隸)西漢

居延簡甲910(隸)西漢

楷書
附检字
一乘也。从馬四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