頂的说文解字解释
頂
dǐng頁部 部 11画 U+9802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九上反切都挺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1662頁,第6字許惟賢第729頁,第6字
顚也。
段注頂顚異部曡韵字。故顚倒《樂府》或作丁倒。引伸爲凡在冣上之偁。故《廣雅》云:頂,上也。按頂之假借字作定。《詩・周南》。麟之定。《釋言》、《毛傳》皆曰:定,題也。《毛傳》一本作顚也。亦與《爾雅》無不合。葢禽獸横生。以頟爲頂。故《秦風》白顚傳曰旳顙。亦以顙釋顚。
从𩑋。丁聲。
段注都挺切。十一部。
或从𩠐作。
段注鈕曰:从古文𦣻也。舊作𩒆。誤。
籒文从鼎。
段注鼎聲也。
白话解释
顶,头顶。字形采用“页”作边旁,采用“丁”作声旁。,这是“顶”的异体字,采用“
”作边旁而构成。
,这是籀文 写法的“顶”,采用“鼎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作,由「頁」、「鼎」二字構成。從頁,示其頭部之義。從鼎,聲符,注明音讀。篆文作
,從頁、丁聲。丁,甲骨文作
,像頭頂之形,乃「頂」之初文,借為天干第四位,乃增益「頁」作「頂」,成為頭頂的專用字,是乃別於假借義的轉注字。或體從「
」,乃「頁」之異體,從?從儿。籀文承自甲骨文,從頁、鼎聲。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1

藤花榭本重文2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𩕢卣(金)西周早期

說文籀文

說文‧頁部

說文或體

楷書
附检字
顚也。从頁丁聲。(𩒆)或从(巛/頁)作。(𩕢)籀文从鼎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