霚的说文解字解释
霚
wù雨部 部 17画 U+971A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勿赴反頁碼第934頁,第6行,第1字述
地气發天不應也。從雨敄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釋名》云:『霚,冒也,今俗作霧。』《爾雅》云:『霧,謂之昧。』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934頁,第6行,第2字述
籒文霚省。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亡遇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293頁,第1字許惟賢第997頁,第12字
地气發,天不應曰霚。
段注曰霚二字今補。霚今之霧字。《釋天》曰:地氣發,天不應曰霧。霧者俗字。霧一本作霿。非也。《釋名》曰:霧,冒也。氣蒙冒覆地之物也。《開元占經》引《元命包》陰陽亂爲霧。
从雨。
段注亦雨之類也。故从雨。地气發而天應之則雨矣。
敄聲。
段注亡遇切。古音在三部。敄从矛聲。故霚讀如矛。
籒文霚省。
段注《洪範》曰蒙,古文《尙書》作曰雺。徐邈音亡鉤反。《宋世家》作曰霧。霧卽霚。霚者,雺之小篆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俗作霧。
白话解释
雾,地气蒸发,而天空不接应(于是飘荡在地面上方的低空)。字形采用“雨字头”,“敄”是声旁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說文籀文

說文‧雨部

魏封孔羨碑(隸)曹魏

楷書
附检字
地气發,天不應。从雨敄聲。臣鉉等曰:今俗从務。(雺)籀文省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