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的说文解字解释
老
lǎo老部 部 6画 U+8001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八上反切盧晧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589頁,第4字許惟賢第696頁,第8字
考也。
段注序曰:五曰轉注。建類一首。同意相受。考老是也。學者多不解。戴先生曰:老下云考也。考下云老也。此許氏之恉。爲異字同義舉例也。一其義類。皆謂建類一首也。互其訓詁。所謂同意相受也。考老適於許書同部。凡許書異部而彼此二篆互相釋者視此。如𡫳窒也,窒𡫳也,但裼也,裼但也之類。老考以曡韵爲訓。
七十曰老。
段注《曲禮》文。
从人毛𠤎。
段注音化。按此篆葢本从毛𠤎。長毛之末筆。非中有人字也。《韵會》無人字。
言須髮變白也。
段注說會意之恉。盧晧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凡老之屬皆从老。
白话解释
老,衰朽。人到七十的状态叫“老”。采用“人、毛、匕”会义。这是说须发都变白了。所有与老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老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二例,像老人持杖之形。金文則改杖為匕。戰國文字承金文而來。緣於今之老字,源自篆文,故特以此為說。篆文老作,由
、
、
三字構成。三字隸定作人、毛、?,毛代表人的鬚髮,人表示主體,?是化的初文,代表變化。三字相合,以表鬚髮變白,而此正是老人的特徵。老和人、毛、?沒聲音關係,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後2.35.2(甲)

前4.46.1(甲)

乙8896(甲)

前2.2.6(甲)

掇2.151(甲)

後2.35.5(甲)

殳季良父壺(金)西周晚期

辛中姬皇母鼎(金)西周晚期

夆叔匜(金)春秋早期

𦅫鎛(金)春秋中期

齊大宰歸父盤(金)春秋

中山王昔壺(金)戰國晚期

包2.217(楚)

包2.237(楚)

郭.唐.23(楚)

郭.老甲.35(楚)

說文‧老部

睡虎地簡13.61(隸)秦

老子甲38(隸)西漢

淮源廟碑(隸)東漢

武梁祠畫象題字(隸)東漢

晉祀后土殘碑(隸)晉

楷書
附检字
考也。七十曰老。从人、毛、𠤎。言須髮變白也。凡老之屬皆从老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