緇的说文解字解释
緇
zī糸部 部 14画 U+7DC7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側持切頁碼第1032頁,第5行,第1字述
帛黑色。從糸甾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側持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604頁,第1字許惟賢第1133頁,第3字
帛黑色也。
段注黑者,北方色也。火所熏之色也。《考工記》。三入爲纁。五入爲緅。七入爲緇。鄭注曰:玄色者,在緅緇之閒。其六入者與。
从糸。𱰭聲。
段注側持切。一部。按《玉藻》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注。純當爲緇。古文緇字,或作糸旁才。又《周禮・媒氏》純帛注。純實緇字也。古緇以才爲聲。《祭統》王后蠶於北郊以供純服注。純以見繒色。《論語》今也純。鄭讀爲緇。鄭意今之䊷字,俗譌爲純耳。然則許書當爲䊷篆。解云古文緇。从糸,才聲。而缺者,豈從今書不從故書之例與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古人染黑,先染紅,然後加黑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糸部

武威簡.服傳2(隸)西漢

武威簡.服傳12(隸)西漢

楷書
附检字
帛黑色也。从糸甾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