茲的说文解字解释
茲
zī艸部 部 9画 U+8332
大徐本
卷别卷一下反切子之切頁碼第25頁,第26字續丁孫
茲
異體兹
艸木多益。从艸,絲省聲。
附注按:徐鍇繫傳作「絲省聲」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『茲』、『玆』應該是同一個字的異寫,都是『𢆶』的分化字。甲骨文、金文無『玆』,只作原形𢆶,多用為指示代詞。戰國文字在𢆶的上部加橫筆(或U筆),作為分化符號,因此分出『玆』字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引申為凡多益之字。稔、年皆禾一熟。茲,益也。今兹,兹,年;年,益多,故曰今兹。又引申為今字。
草木多益也,引申為凡多益之稱。今兹者,今年也,自去年言之又多一年也,故曰今兹。由上義又引申為今之義。古人以年、稔之禾熟為年,兹亦同,[兹]訓「此」者,由今兹引申。
草木多益也,引申為凡多益之稱。今兹即今年,自去年言之又多一年也。又引申為今字。
字形解说
字早見於甲骨文,從二絲。卜辭借為代詞,此也。《廣雅‧釋言》:「茲,今也。」金文字形承甲文,用例亦作「此」,如〈?尊〉的「肆文王受茲大命」。戰國文字有增從艸。《說文》:「茲,艸木多益。从艸,絲省聲。」段注:「今通作滋。」隸、楷字形均承楚簡文字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鐵694(甲)

商尊(金)西周早期

陳純釜(金)戰國

郭.緇.1(楚)

說文‧艸部

睡虎地簡5.25(隸)秦

老子甲41(隸)西漢

漢印徵西漢

武威醫簡86甲(隸)東漢

淮源廟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艸木多益。从艸,兹省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