紖的说文解字解释
紖
zhèn糸部 部 10画 U+7D16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直引切頁碼第1037頁,第5行,第2字述
牛系也。從糸引聲。讀若矤。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直引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631頁,第5字許惟賢第1145頁,第3字
牛系也。
段注牛系,所以系牛者也。《周禮・封人》作絼。鄭司農云:絼,箸牛鼻繩。所以牽牛者。今時謂之雉。與古者名同。後鄭云:絼字當以豸爲聲。按絼讀如豸。池爾切。漢人呼雉卽絼也。絼變作紖,而讀丈忍切。仍絼雉之雙聲。今人讀紖余忍切,則非也。《少儀》曰:牛則執紖。
从糸。引聲。讀若矤。
段注直引切。十二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古無舌上音,讀若挺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