異的说文解字解释
異
yì異部 部 11画 U+7570
大徐本
卷别卷三上反切羊吏切頁碼第81頁,第1字續丁孫
異
異體異、𠔱
分也。从𠬞从畀。畀,予也。凡異之屬皆从異。
鉉注徐鍇曰:「將欲與物,先分異之也。《禮》曰:『賜君子小人不同日。』」
附注楊樹達《積微居金文說》:「甲文異字作人頭上戴物,兩手奉之之形,異蓋戴之初字。戴从𢦏者,加聲旁耳。」羅振玉《增訂殷虛書契考釋》:「(古金文)象人舉手自翼蔽形。」
小徐本
字形解说
甲骨文字形像人頭上戴甾器,並以雙手上舉扶持之形。甾為裝水容器,戴於頭上需以雙手扶持,以防傾倒。甲骨文甾器形體多樣,作「、
、
」等形,均與田地字無關。金文、戰國文字皆承甲骨文字形而來,而《說文》篆文誤以為「从廾畀」。隸書字形則較近於甲骨文、金文、戰國文字字形。楷書形變為「從田共」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甲394(甲)

乙1493(甲)

大盂鼎(金)西周早期

虢叔旅鐘(金)西周晚期

包2.52(楚)

包2.55(楚)

郭.語2.52(楚)

郭.語3.3(楚)

郭.性.8(楚)

郭.性.9(楚)

說文‧異部

睡虎地簡13.65(隸)秦

武威簡.有司1(隸)西漢

禮器碑(隸)東漢

武威醫簡86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分也。从廾从畀。畀,予也。凡異之屬皆从異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