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的说文解字解释
狗
gǒu犬部 部 8画 U+72D7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上反切古厚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890頁,第2字許惟賢第826頁,第1字
孔子曰:狗,叩也。叩气吠㠯守。
段注吠以當作以吠。許書有扣無叩。扣訓牽馬也。疑古本有叩字,而許逸之。叩,觸也。从卩,口聲。叩气者,出其气也。一說叩卽敂之俗。敂者,擊也。几以此擊彼皆曰敂。犬敂气吠亦是以內禦外。《鴻範五行傳》注曰:犬,畜之以口吠守者也。屬言。按《釋獸》云:未成豪,狗。與馬二歲曰駒,熊虎之子曰豿同義。皆謂稚也。
从犬。句聲。
段注古厚切。四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叩也。叩當作㖃。
叩也。叩當作㖃。○(一本作叩㖃近)。
叩也。叩㖃近。○逖本云:叩當作㖃。
白话解释
狗,孔子说:“狗,叩叫。叩气吠叫为主人守门。”字形采用“犬”作边旁,“句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二例,都從豕、句聲。戰國文字第一例承自金文之形,僅左右改易位置而已,是古文衍變的通則,並不影響其音、義。篆文作,形體最為清楚。其從犬為形,以表其義為犬,而句聲則表其音。由於句義為「句子」,有小、曲之義。因此,當句作為狗的聲符,不僅表音,且表狗之體形小而曲,所以兼表其義。犬和狗原本有別,即犬大而狗小,後世則混同而不分。字經隸書,變體作
,頗失其形。楷書之形,則沿之以定體。以上諸形,都以犬示義,句表其聲,兼示小、曲之義,所以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狗宁簋(金)商代晚期

長子狗鼎(金)西周早期

天策(楚)

包2.176(楚)

說文‧犬部

睡.日乙176(隸)秦

老子甲65(隸)西漢

一號墓竹簡6(隸)西漢

居延簡甲38(隸)西漢

武威醫簡87乙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孔子曰:“狗,叩也。叩气吠以守。”从犬句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