灸的说文解字解释
灸
jiǔ火部 部 7画 U+7078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十九反切幾柳反頁碼第821頁,第3行,第1字述
灼也。從火久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上反切舉友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931頁,第1字許惟賢第844頁,第5字
灼也。
段注今以艾約體曰灸。是其一耑也。引伸凡柱𡫳曰灸。《考工記・廬人》。灸諸牆。注云:灸猶塞也。以柱兩牆之閒。輓而內之。本末勝負可知也。古文作久。許引《周禮》久諸牆。《士喪禮》。皆木桁久之。注云:久當爲灸。灸謂以葢案塞其口。按久灸皆取附箸相拒之意。凡附箸相拒曰久。用火則曰灸。鄭用《方言》。許說造字本意。
从火。久聲。
段注舉形聲包會意也。舉友切。三部。
白话解释
灸,用香草灼疗。字形采用“火”作边旁,“久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久的後起字。篆文作,由「火」、「久」二字構成。從火,示以火灼之。從久,聲符,注明音讀,兼表義。久,像人兩脛,後有物灸之的形狀,乃灸之初文。久假借為長久、久遠之義。乃加「火」旁而造「灸」字,此為別於引申義的轉注字。楷書承之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火部

武威醫簡23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灼也。从火久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