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的说文解字解释
就
jiù京部 部 12画 U+5C31
大徐本
卷别卷五下反切疾僦切頁碼第170頁,第3字續丁孫
𡯶
異體就
就,高也。从京从尤。尤,異於凡也。
𡰗
異體𡰜
籒文就。
附注桂馥義證:「就高也者,《孟子》:『為高必因邱陵。』《九經字樣》:『京,人所居高丘也。』就字从之。馥按:此言人就高以居也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从亯在京上,陳邦福以為象重屋之形,李孝定從之;何琳儀《戰典》以為从亯、从京,會高處祭享之意。案:二說似不同,其實相容,『亯』為宗廟祭所類的建築,𫢁字从亯在京上,表示就高處為宗廟所以祭之意,因此有繼成、成就的意思。楚系文字亯形下半與京形上半共筆,秦文字則改為从京、从尤。」
小徐本
卷别卷十反切絕僦反頁碼第424頁,第2行,第1字述
就高也。從尢、京。尢異於凡也。
鍇注臣鍇曰:「尢,異也;尢,高人所就之處也。《語》曰:『就之如日。』日,高人就之。會意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424頁,第3行,第1字述
籒文就。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一層二層=一成=一就,絲一綹=一就。去就之就乃即字假借。
訓成者乃酋或傮之假借。
高也。一層二層=一成=一就(?)。絲一綹=一就。去就=去即。
白话解释
就,往高楼去。字形采用“京、尤”会义。尤,表示异于一般。,这是籀文写法的“就”。
字形解说
就,甲文有字,學界有隸定為就,但用法與就不同。至金文和戰國文字,就始有成就意。秦文改從京從尤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《說文》:「就,高也。从京尤。尤,異於凡也。」字從京,有高臺意,故引申有高的意思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前7.14.2(甲)

子京鼎(金)西周早期

師克盨(金)西周晚期

鄂君啟舟節(金)戰國中期

郭.五.21(楚)

郭.五.33(楚)

說文籀文

說文‧京部

睡虎地簡25.49(隸)秦

縱橫家書235(隸)西漢

居延簡甲145A(隸)西漢

武威簡.士相見1(隸)西漢

漢印徵西漢

熹.儀禮.鄉射(隸)東漢

祀三公山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就,高也。从京从尤。尤,異於凡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