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鬮的说文解字解释

鬮的说文解字解释

jiū

鬥部 部 27画 U+9B2E

jiū

鬥部

27画

U+9B2E

古矦切

𨷺

大徐本

卷别卷三下反切古侯切頁碼88頁,第13

異體𨷺

鬮鬭取也。从鬥龜聲。讀若三合繩糾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六反切梗尤反頁碼242頁,第6行,第2

鬮鬭取也。從鬥龜聲。讀若三合繩糾。

鍇注臣鍇按:《荊楚歲時記》曰:「俗有藏鈎戲,起鈎弋夫人劇。」此字義則不引鈎弋之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三下反切古矦切古音第三部頁碼454頁,第3許惟賢204頁,第11

鬮鬥取也。

段注舊作鬭。今正。《廣韵》作鬮取。按力取是此字本義。今人以爲拈鬮字。殆古藏彄之譌。《荆楚歲時記》注曰:藏彄之戲。辛氏《三秦記》以爲鉤弋夫人所起。周處,成公綏竝作彄字。《藝經》、《庾闡》則作鉤字。其事同也。

从鬥。龜聲。讀若三合繩糾。

段注見《丩部》。古矦切。《廣韵》居求、居黝二切。三部。按龜古音如姬。漢人多讀如鳩。合音冣近也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投鉤(捻鬮),摳區(隱為也)。

《說文》:區,不知而取也。[一]

鬥取也。捻鬮,猶《荀子》之「投鉤」(亦作摳),與今之投票相似。鉤者,區之借;區,不見也(區,隱為也?)。《說文》:區,不知而取也(?)。

鬮【糾】鬥取也。捻鬮猶投鉤(摳字之假),鉤亦作區。區,隱為也(?)。[一]《說文·匚部》:「區,踦區,藏匿也,从品在匚中,品,衆也。」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鬭取也。从鬥龜聲。讀若三合繩糾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