鬥的说文解字解释
鬥
dòu鬥部 部 10画 U+9B25
大徐本
卷别卷三下反切都豆切頁碼第88頁,第9字續丁孫
鬥
兩士相對,兵杖在後,象鬥之形。凡鬥之屬皆从鬥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許之分部次弟,自云據形繫聯。𠃨𠩀在前部,故受之以鬥,然則當云爭也。兩𠃨相對,象形,謂兩人手持相對也。乃云兩士相對,兵杖在後,與前部說自相戾,且文從兩手非兩士也。」羅振玉《增訂殷虛書契考釋》:「卜辭鬥字皆象二人相搏無兵杖也,許君殆誤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象兩人徒手相鬥,互持對方頭髮之形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爭鬥。
爭鬥。
爭鬥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之,像二人持兵杖搏擊的樣子。篆文作
,由
、
構成。
,音ㄐㄧˇ(jǐ),作持解,像右手腕上五個指頭省作三個而呈持物的樣子,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字隸定作「丮」,已失其形。
,音ㄐㄧˇ,是丮字的反寫,音、義一致,隸定作「
」,應是左手腕上五個指頭省作三個而呈持物的樣子。因此,當
、
二字相對並列成
,可會出二人持杖搏擊的意思。楷書之形承自篆文之
,頗失其形,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。以上諸形,都由
、
二字構成,又和
、
二字沒聲音關係,所以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乙6988(甲)

說文‧鬥部

楷書
附检字
兩士相對,兵杖在後,象鬥之形。凡鬥之屬皆从鬥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