毅的说文解字解释
毅
yì殳部 部 15画 U+6BC5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豕吃辣後怒而豎毛,故有毅意。
毅(此孳乳字),顡(豕怒字)。
𧱏,豬吃辛物毛豎也。毅訓妄怒,亦與相似。《禮》豕曰剛鬣,食辛發怒,故訓妄怒。(毅,乃孳乳字;顡,豕怒字。)(?)
妄怒也。豙,猪喫辛物毛豎也;毅訓亦相近。
白话解释
毅,狂怒。一种说法认为,“毅”是有决断力。字形采用“殳”作边旁,“豙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西周金文「毅」字從殳、從?,?從辛、從豕,像執殳撲擊怒豕之狀,以會合剛強猛毅之義,構形與篆文相同。大徐本《說文‧殳部》:「?,妄怒也。一曰,有決也。从殳、豙聲。」「?」隸變碑省作「毅」,元‧周伯琦《六書正譌》認為?字從辛、從豕。從辛,以示剛強;從豕,以示豕怒毛豎,故借為剛毅字,而有果決之義。所以《說文》一作「盛怒」解釋,一作「果決」解釋。構形從殳、從豙。從殳,表示用武擊殺之義;從?,表示音讀,兼表剛強果斷之義,本義為果斷、決斷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伯吉父簋(金)西周晚期

說文‧殳部

漢印徵西漢

楷書
附检字
妄怒也。一曰有決也。从殳豙聲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