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毀的说文解字解释

毀的说文解字解释

huǐ

土部 部 13画 U+6BC0

huǐ

土部

13画

U+6BC0

許委切

𣪷

大徐本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許委切頁碼455頁,第28

毀缺也。从土,毇省聲。

𣪷

𣪷古文毀从𡈼

附注王筠句讀:「毀之而後缺,缺非毀之正訓,當作𣀩也。」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从𡈼者俗字,非古文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吁委反頁碼1071頁,第3行,第1

𣪷缺也。從土,毇省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71頁,第3行,第2

古文毀從𡈼

段注本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許委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763頁,第1許惟賢1201頁,第3

𣪷缺也。

段注缺者,器破也。因爲凡破之偁。

从土。毇省聲。

段注許委切。十六部。

古文毀。从王。

字形解说

戰國金文與楚簡作「毀」,從臼、從?、從殳,與《說文》古文「」構形相同。聲符「毇」所從之「殳」,戰國文字或從「攴」,殳、攴義近,通用無別,楷書從「殳」。形符所從之「土」,或形變為「?」形,隸書、楷書並皆從「土」。聲符中之臼,隸書訛變為「?」,或筆畫相交而作「白」形,楷書從「臼」。隸書、楷書從篆文隸變而來。《說文‧土部》:「毀,缺也。从土、毇省聲。」又「?,古文毀,从?。」「毀」字從土、毇省聲。從土,表示與製作陶器相關;從毇,表示音讀,兼表舂搗之義(毇從䊆、從殳,會合為舂搗糙米的意思)。本義為器物缺損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規範字作「毁」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缺也。从土,毇省聲。(𣪷)古文毀从𡈼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