敗的说文解字解释
敗
bài攴部 部 11画 U+6557
大徐本
卷别卷三下反切薄邁切頁碼第98頁,第19字續丁孫
敗
毀也。从攴、貝。敗、賊皆从貝,會意。
𣀕
異體贁
籒文敗从賏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貝亦聲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敗字有二形,或从鼎、从攴以會扑鼎使敗之意,或从貝、从攴以會扑貝使敗之意,二者取象雖不同,但不妨同有『敗毀』之義。西周金文从[⿱貝貝],戰國文字攴旁或作戈,或作殳;秦漢文字則統一从攴貝。」
小徐本
卷别卷六反切步拜反頁碼第262頁,第7行,第2字述
毀也。從攴、貝。賊、敗皆從貝。
鍇注臣鍇曰:「多藏必厚,亡貝貨也,故從貝。會意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263頁,第1行,第1字述
籒文敗從賏。
鍇注臣鍇曰:「積貝也。」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古人愛錢,損錢曰敗。司敗(官名),司寇也;寇,寇;敗,敗。故司敗乃司寇之誤。
古人愛錢,故毁錢曰敗,引申為勝敗之敗。《論語》「陳司败」之敗當是寇字之誤,寇古作寇,敗古作敗,形近致譌。
寇,暴也。司敗當係司寇之誤。
白话解释
败,毁坏。字形采用“攴、贝”会义。“败”、“贼”都采用“贝”作边旁会义。贁,这是籀文的“败”,采用“賏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字形從攴、從鼎。從攴,指扑擊而言;從鼎,指被扑擊的珍貴器物。從攴、從鼎,表示將珍貴器物擊毀。字或從攴、貝,貝亦聲,貝為財貨,聲兼義。金文字形或從殳旁,或從二貝,義皆相近。戰國文字或從攴、從二貝,或從攴、從貝。《說文》籀文承金文作從二貝,篆文則承戰國文字字形從攴、從貝。隸書、楷書又承篆文字形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乙7705(甲)

前3.27.5(甲)

五年師史簋(金)西周晚期

冉鉦鋮(金)戰國早期

鄂君啟舟節(金)戰國中期

曾61(楚)

包2.28(楚)

包2.54(楚)

郭.老甲.2(楚)

信1.029(楚)

說文籀文

說文‧攴部

睡虎地簡24.22(隸)秦

縱橫家書121(隸)西漢

相馬經9上(隸)西漢

丞不敗殘杯(隸)東漢至魏晉

禮器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毀也。从攴、貝。敗、賊皆从貝,會意。(贁)籀文敗从賏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