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故的说文解字解释

故的说文解字解释

攴部 部 9画 U+6545

攴部

9画

U+6545

古慕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三下反切古慕切頁碼97頁,第11

故使爲之也。从攴古聲。

附注按:古文字不從攴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六反切骨渡反頁碼259頁,第7行,第1

故使爲之也。從攴古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故使之也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三下反切古慕切古音第五部頁碼489頁,第3許惟賢219頁,第4

故使爲之也。

段注今俗云原故是也。凡爲之必有使之者。使之而爲之則成故事矣。引伸之爲故舊。故曰古,故也。《墨子》經上曰:故,所得而後成也。許本之。

从攴。

段注取使之之意。

古聲。

段注古慕切。五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使為之也(本意)。今雇工之雇《漢書》作顧;僱乃俗字,實當作故。

漢雇、顧字今作僱,其實當作故。

使為之也。雇工之雇《漢書》皆借顧(雇)字為之,其正字實當作故。雇即「九扈」之扈之正字,僱乃俗字也。雇工必有緣故,故引申為緣故。

使為之也。雇工《漢書》作「顧工」,僱乃俗字,正當作故,雇工必有故,故引申為原故。

白话解释

故,有意使它变成这样。字形采用“攴”作边旁,“古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金文從攴、古聲。從攴,攴的本義是小擊,此指役使而言;古聲,聲兼義,指過去的事情。從攴、古聲,表示驅使自己去追溯發生事故的原因。從戰國文字到楷書,都是承金文字形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使爲之也。从攴古聲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