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披的说文解字解释

披的说文解字解释

手部 部 8画 U+62AB

手部

8画

U+62AB

敷羈切、彼義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敷羈切頁碼404頁,第4

披从㫄持曰披。从手皮聲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𤰞頁碼970頁,第2行,第1

披從㫄持曰披。從手皮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《周禮》司士曰:『執披。』《史記》:『無不披靡。』謂四向而散也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敷羈切、彼義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407頁,第1許惟賢1046頁,第5

披從旁持曰披。

段注《士喪禮》設披。注曰:披,絡桺棺上。貫結於戴。人君旁牽之以備傾𧇾。又執披者旁四人。注曰:前後左右各二人。此從旁持之義也。《五帝本紀》。黃帝披山通道。徐廣曰:披,他本亦作陂字。葢當音詖。陂者,旁其邊之謂也。按披陂皆有旁其邊之意。中散能知之。而《索隱》云披音如字。謂披山林艸木而行,以通道也。此則司馬貞不知古義之言。葢俗解訓披爲開。《廣韵》云披,開也。分也。散也。《木部》柀訓析也。柀靡字如此作。而淺人以披訓析。改柀靡爲披靡。莫有能諟正者。

从手。皮聲。

段注敷羈切。舊彼義切。古音在十六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从皮聲字皆有旁意。皮者,剥皮也。剥皮必從旁起。陂,旁也。

訓分析之披當作柀。

從旁持曰披,从手皮聲。皮,剝皮也。剥皮從旁披開(一本作「必從旁起」),故凡从皮之字皆有旁義。如陂,旁也。柀靡。「披山通道」者,由兩傍開道也。

从皮聲字皆有傍意,如陂,傍也(或即山傍?)。「披山通道」者,由兩旁開道也。

白话解释

披,用手臂、肩膀半穿衣服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采用“皮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手、皮聲。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手」為義符,表示是與手有關的動作;從「皮」為聲符,有兼義的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皮」的本義為「剝取獸革者謂之皮」,就是獸類的外皮,引申為類似獸類外皮的東西,因此從「皮」聲的字往往有「外表」、「從外施加」等意義,「披」從「皮」聲,應屬兼義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从㫄持曰披。从手皮聲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