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鼙的说文解字解释

鼙的说文解字解释

鼓部 部 21画 U+9F19

鼓部

21画

U+9F19

部迷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五上反切部迷切頁碼153頁,第10

鼙騎鼓也。从鼓卑聲。

附注王筠句讀:「此是漢制,古不騎馬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九反切頻奚反頁碼389頁,第6行,第2

鼙騎鼓也。從鼓𤰞聲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五上反切部迷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822頁,第3許惟賢365頁,第5

鼙𡔷也。

段注戴先生曰:《儀禮》有朔鼙,應鼙。鼙者小𡔷。與大𡔷爲節。魯𡔷𡔷之圖。圜者擊鼙。方者擊𡔷。後世不別設鼙。以擊𡔷側當之。作堂下之樂。先擊朔鼙。應鼙應之。朔者,始也。所以引樂。故又謂之𣌾𣌾之言引也。朔鼙在西。置𡔷北。應鼙在東。置𡔷南。東方諸縣西鄉。西方諸縣東鄉故也。按《大司馬》云:師帥執提。旅帥執鼙。大鄭曰:提謂馬上𡔷。有曲木提持𡔷立馬髦上者。然則騎𡔷謂提,非謂鼙也。許與大鄭異。

𡔷。卑聲。

段注部迷切。十六部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騎鼓也。从鼓卑聲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