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扺的说文解字解释

扺的说文解字解释

zhǐ

手部 部 7画 U+627A

zhǐ

手部

7画

U+627A

諸氏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諸氏切頁碼407頁,第14

扺側擊也。从手氏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按:『扺』字今多譌作『抵』,其音義皆殊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貞彼反頁碼977頁,第5行,第2

扺側擊也。從手氏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史記》曰:「扺掌而談梁到漑見。」《廣絶交論》:「扺几於地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諸氏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433頁,第2許惟賢1058頁,第3

扺側擊也。

段注《戰國策》。扺掌而談。《東京賦》。扺璧於谷。《解嘲》。介涇陽。扺穰矦。按扺字今多譌作抵。其音義皆殊。《國策》。夏無且以藥囊提荆軻。《史記》。薄太后以冒絮提文帝。提皆扺之叚借字也。

从手。氏聲。

段注諸氏切。十六部。與抵在十五部不同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「抵掌而談」當作抵掌。「提荊軻」、「提文帝」,段云扺之假字,當非。乃擿之假字,擿讀揥,與提音近。

「抵掌」乃扺之誤。抵,排擠也。「扺璧於谷」亦擿(提)之借。《史記》「薄太后以冒絮提文帝」,提亦擿之借。

抵掌=扺⊙掌。抵,排擠也,義别。「提荊軻」,「提文帝」,段謂抵之假字,當非。乃擿(投也)之假字,擿讀揥,與提音近(擿从帝聲,與提音近。)

「抵掌而談」當作扺掌,抵,儕也。扺,側擊也。「提荊軻」、「提文帝」字,當係擿(擲也)之假。擿从帝聲,與提音近。○逖本云:擿讀揥,與提音近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側擊也。从手氏聲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