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律的说文解字解释

律的说文解字解释

彳部 部 9画 U+5F8B

彳部

9画

U+5F8B

呂戌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二下反切呂戌切頁碼57頁,第13

律均布也。从彳聿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律者,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歸于一,故曰均布也。」按:桂馥義證和王筠句讀皆以為「均布也」當作「均也」、「布也」。

蔣注《世本》云:伶倫造律呂。

蔣注《史記律書》:黃帝使伶倫之大夏嶰谷取竹,截十二管以象鳳鳴。

蔣注《呂氏春秋》:黃帝使伶倫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陰,取竹於嶰谷以生空竅厚鈞者,斷兩節間而龡之,以為黃鐘之宮,制十二筩,以聽鳳凰之鳴,雄鳴六,雌鳴六,以為律呂。

蔣注《晉書律志》:黃帝作律,以玉為琯,長尺六寸,為十二月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四反切畱筆反頁碼165頁,第6行,第1

律均布也。從彳聿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十二律均布節氣,故有六律六均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二下反切呂戌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307頁,第1許惟賢137頁,第14

律均布也。

段注均律雙聲。均古音同匀也。易曰:師出以律。《尙書》。正日。同律度量衡。《爾雅》。坎律銓也。律者所以笵天下之不一而歸於一。故曰均布也。

从彳。聿聲。

段注呂戌切。十五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从聿者,筆也,筆以竹製,律呂亦竹製,其聲與類近,引申為法律。

白话解释

律,均衡广布于万物之中的真谛。字形采用“彳”作边旁,采用“聿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字形從彳、聿聲。彳是「行」字的省形,義為道路,引申為行走、推動;「聿」為筆的初文,可引申為制定、規劃。金文有作「」,從彳、聿聲的形體;或是作增一「止」字作「」,從辵、聿聲。「辵」與「彳」義近可通。戰國文字、篆文、隸書及楷書之形,均依金文「」字構形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均布也。从彳聿聲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