屈的说文解字解释
屈
qū尾部 部 8画 U+5C48
大徐本
卷别卷八下反切九勿切頁碼第280頁,第2字續丁孫
𡲶
異體𡲬、屈
無尾也。从㞑出聲。
附注桂馥義證:「無尾也者,本書趉讀若無尾之𡲬。《埤倉》:『𡲬,短尾。』《廣韻》:『𡲬,短尾鳥。』《一切經音義》十二:『《淮南子》屈奇之服。許叔重曰:屈,短也;奇,長也。』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从尾,出聲。秦文字『尾』或省為『尸』,而為隸楷所承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八下反切九勿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606頁,第2字許惟賢第705頁,第2字
無尾也。
段注《韓非子》曰:鳥有翢。翢者,重首而屈尾。高注《淮南》云:屈讀如秋雞無尾屈之屈。郭注《方言》隆屈云:屈尾。《淮南》屈奇之服。許注云:屈,短也。奇,長也。凡短尾曰屈。《玉篇》巨律切。玄應書,《廣韵》衢勿切。今俗語尙如是。引伸爲凡短之偁。山短高曰崛。其類也。今人屈伸字古作詘申。不用屈字。此古今字之異也。鈍筆曰掘筆。短頭船曰撅頭。皆字之假借也。
从尾。出聲。
段注九勿切。十五部。按九勿當作衢勿乃合。俗分𡲬屈爲二字。不知屈乃𡲬之隷變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屈伸=詘伸。
白话解释
屈,没尾巴。字形采用“尸”作边旁,采用“出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屈,最早見於戰國金文。字從尾、出聲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《說文》:「無尾也。」段注:「凡短尾曰屈,引伸為凡短之偁。今人屈伸字古作詘申,不用屈字。此古今之異也。」字至隸書改從尸。楷書字形由隸書而來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楚屈叔佗戈(金)春秋早期

刱田䈪鐘(金)春秋晚期

包2.7(楚)

包2.157(楚)

包2.121(楚)

包2.87(楚)

包2.130(楚)

說文‧尾部

睡虎地簡53.34(隸)秦

老子乙前10下(隸)西漢

孫臏350(隸)西漢

定縣竹簡76(隸)西漢

石門頌(隸)東漢

夏承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無尾也。从尾出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