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籧的说文解字解释

籧的说文解字解释

竹部 部 22画 U+7C67

竹部

22画

U+7C67

彊魚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五上反切彊魚切頁碼143頁,第8

籧籧篨,粗竹席也。从竹遽聲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九反切巨居反頁碼366頁,第4行,第2

籧籧篨,粗竹席也。從竹遽聲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五上反切彊魚切古音第五部頁碼766頁,第1許惟賢341頁,第7

籧籧篨,

段注逗。

粗竹席也。

段注《方言》曰:簟,宋魏之閒謂之笙。或謂之籧䒼。自關而西或謂之簟。或謂之䇽。其麤者謂之籧篨。自關而東或謂之葢棪。郭云:江東呼籧篨爲䉬。按此云粗者,與上筵簟別言之。筵簟其精者也。《晉語》、《毛詩》皆云:籧篨不可使俯。此謂捲籧篨而豎之。其物不可俯。故《詩・風》以言醜惡。《爾雅》以名口柔也。

从竹。遽聲。

段注彊魚切。五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籧除,今廪條,「戚施不可使仰,(敬慕也),籧篨不可使俯」,因廪尖而硬也[一]。[一] 《國語•晋語四》:「籧篨不可使俯,戚施不可使仰」。《爾雅•釋訓》:「籧篨,口柔也」,郭璞注:「籧篨之疾不能俯,口柔之視人顏色常亦不伏,固以名云」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籧篨,粗竹席也。从竹遽聲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