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呈的说文解字解释

呈的说文解字解释

口部 部 7画 U+5448

chéng

口部

7画

U+5448

直貞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二上反切直貞切頁碼42頁,第26

呈平也。从口𡈼聲。

小徐本

卷别卷三反切直成反頁碼128頁,第7行,第1

呈平也。從口𡈼聲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二上反切直貞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231頁,第3許惟賢102頁,第9

呈平也。

段注今義云示也。見也。

从口。𡈼聲。

段注直貞切。十一部。𡈼之言挺也。故訓平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平也。呈露之呈當作[𡈼],

平也。今本義皆廢而不用,呈露之呈乃𡈼之借。

白话解释

呈,向同级的官员汇报。字形采用“口”作边旁,“壬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呈為程字的初文,是古代權衡丈尺斗斛的平法,本義為度量眾物的標準。甲骨文字形從口、從土。從口,像容器之形;從土,取以器口平齊為度量標準。戰國文字承此字形而來,字或轉成從口、?聲(參考于省吾說法)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承此字形而來。呈字引申為顯示、顯現之後,分化出從禾、呈聲的程字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平也。从口𡈼聲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