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的说文解字解释
危
wēi危部 部 6画 U+5371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九下反切魚爲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791頁,第4字許惟賢第784頁,第1字
在高而懼也。
段注引伸爲凡可懼之偁。《喪大記》注。危,棟上也。
从厃。人在厓上。自卪止之。
段注人在厓上四字依《韵會》補。魚爲切。十六部。
凡危之屬皆从危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「在高而懼也,从厃,人在厓上,自卩止之。」案,高處本可稱為下(卩本可訓高?),不必定訓下止也。
白话解释
危,人在高处而恐惧。字形采用“厃”作边旁,表示自卪履高而止。所有与危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危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字形象敧(即㩻字)器之形。古人以宥坐(宥坐的宥字同右,古代人君置於坐右,以為警戒)之器為㩻器,㩻器未注水之前,會傾側不正:注入適當的水量,則中正不偏,而注入過多的水量,就會翻覆,所謂「虛則㩻,中則正,滿則覆也」。引申而有傾側不安的意思。戰國文字逐漸形變為人在山厓之上,而有高危不安的意思,其後又累加卩為偏旁,形成從卩、厃聲的累增字,篆文、隸書、楷書都承此字形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郭.六.17(楚)

說文‧危部

睡.日甲14(隸)秦

老子甲後354(隸)西漢

相馬經23上(隸)西漢

楷書
附检字
在高而懼也。从厃,自卪止之。凡危之屬皆从危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