韙的说文解字解释
韙
wěi是部 部 18画 U+97D9
大徐本
卷别卷二下反切于鬼切頁碼第51頁,第7字續丁孫
韙
異體䪘
是也。从是韋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犯五不韙。」
愇
籒文韙从心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《玉篇》云:『愇,怨恨也。』《廣韻》引《字書》:『愇,恨也。』皆不云同韙。」王筠釋例:「《是部》韙之籀文愇,《玉篇》在《心部》,注曰:『怨恨也。』《廣雅》:『怨、愇、很,恨也。』皆不以為韙之籀文,第音不異耳。《集韻・七尾》韙下繼收愇字,兩字各義,然則宋時《說文》尚無此重文也。」
小徐本
段注本
白话解释
韪,是,正确。字形采用“是”作边旁,“韦”作声旁。《春秋传》说:“……(某人)犯下五大过错。”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曾73(楚)

說文籀文

說文‧是部

楷書
附检字
是也。从是韋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犯五不韙。”(愇)籀文韙从心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