儀的说文解字解释
儀
yí人部 部 15画 U+5100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十五反切研之反頁碼第673頁,第7行,第2字述
度也。從人、義,義亦聲。威儀之形。
鍇注臣鍇曰:「度,法度也。孔子曰:『禹,聲爲律,身爲度。』布指知尺,舒肱知尋,周旋中規,折旋中榘,頭圜象天,足方象地。枕寢方繩,趨中釆薺,行中陔夏,聲中黃鐘,會朝之言,聞于表著,上天之載,無聲無臭。儀刑文王,萬邦作孚,人者,天地之靈,作聖人之基也,唯人可爲法度。義者,事之宜也,故言從人、義,義亦聲。」
段注本
卷别卷八上反切魚羈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1497頁,第2字許惟賢第657頁,第6字
度也。
段注度,法制也。《毛傳》曰:儀,善也。又曰:儀,宜也。又曰:儀,匹也。其義相引伸。《肆師》職曰:古書儀但爲義。今時所謂義,古書爲誼。按如《文王傳》曰義,善也。此與《釋詁》及我將傳儀,善也正同。謂此義爲儀之假借字也。
从人。義聲。
段注魚羈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度也。威義,仁誼。
今借威義為儀,借仁誼為義。訓善當作誼。兩儀、渾天儀皆為本訓,皆有度誼。
度也。威儀=義,仁義=誼。
度也。仁誼,威義。
白话解释
仪,法度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義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義」二字構成。從人,示人所定制。從義,聲符,注明音讀,兼表義。義,本義為個人的儀容,引申有美、善之義。會二字得法度、法制之義。隸書承之,右體上端所從「羊」,下體縮入。楷書承之,亦縮入下筆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規範字作「仪」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虢叔旅鐘(金)西周晚期

說文‧人部

武威簡.燕禮31(隸)西漢

流沙簡.屯戍4.13(隸)西漢

熹.春秋.僖十八年(隸)東漢

譙敏碑(隸)東漢

孔宙碑(隸)東漢

天發神讖碑孫吳

楷書
附检字
度也。从人義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