侮的说文解字解释
侮
wǔ人部 部 9画 U+4FAE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八上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519頁,第4字許惟賢第667頁,第3字
㑥也。
段注㑥各本作傷。誤。今正。鍇曰:㑥,慢易字也。鍇作注時未誤也。《小雅・常棣》假務爲侮。
从人。每聲。
段注五部。按每聲在一部合音。
古文从母。
段注母聲猶每聲也。《漢書・五行志》。慢㑄之心生。
白话解释
侮,轻慢。字形采用“女”作边旁,采用“每”作声旁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侮”字,字形采用“母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母」二字構成。從人,示人之言行;從母,聲符,注明音讀,兼表輕慢之義。篆文承之,而變易作「每」,字從人、每聲。古文承自金文,從人、母聲。隸書承自篆文,楷書承自隸書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粹1318(甲)

中山王昔鼎(金)戰國晚期

郭.尊.1(楚)

說文古文

說文‧人部

楷書
附检字
傷也。从人𣫭聲。(㑄)古文从母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