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亙的说文解字解释

亙的说文解字解释

gèn

木部 部 6画 U+4E99

gèn

木部

6画

U+4E99

古鄧切

𣘰,㮓,𣕲,𠄭,𠄣,亘

大徐本

卷别卷六上反切古鄧切頁碼193頁,第28

𣘰

異體㮓、𣕲

𣘰竟也。从木𢛢聲。

𠄭

異體𠄣、亙、亘

𠄭古文㮓。

附注按:古文「𠄣」訛月為舟,當為《詩》「如月之恆」的本字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字形『二』疑指天地,月出天地之間,而以半為恆見也;後加『弓』當作聲符用。戰國文字『月』與『外』常互用,故『月』替換為『外』,原指事字所要表達的意義已不明顯了。後世或加心作『恆』,表示心理狀態之有恆,《說文》恆與亙不同字,恆行而亙廢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十一反切都亙反頁碼496頁,第7行,第2

𠄭竟也。從木恆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竟者,竟極之也,橫亙之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496頁,第7行,第3

古文㮓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舟竟兩岸也,《詩》曰:『造舟爲梁。』梁,橫亙也。」

段注本

卷别卷六上反切古鄧切古音第六部頁碼1077頁,第4許惟賢474頁,第5

𠄭竟也。

段注《弓人》注曰:恆讀爲㮓。㮓,竟也《大雅》。恆之秬秠。毛云:恆,徧也。徧與竟義相足。

從木。𢛢聲。

段注古鄧切。六部。

古文㮓。

段注按今字多用亙。不用㮓。舟在二之閒。絕流而竟。會意也。恆之字本從心從𠄭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