䅩的说文解字解释
䅩
zhǐ𥝌部 部 14画 U+4169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六下反切職雉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098頁,第1字許惟賢第485頁,第3字
䅩䅓,
段注逗。二字各本無。今補。
多小意而止也。
段注小意者,意有未暢也。謂有所妨礙。含意未伸。《廣韵》䅩䅓皆訓曲枝果。按䅩䅓字或作枳椇。或作枳枸。或作枳句。或作枝拘。皆上字在十六部,下字在四部。皆詰詘不得伸之意。《明堂位》俎殷以椇注。椇之言枳椇也。謂曲橈之也。《莊子》山木篇。騰蝯得柘棘枳枸之閒。處勢不便。未足以逞其能。宋玉《風賦》。枳句來巢。空穴來風。枳句,空穴皆連綿字。空穴卽孔穴。枳句來巢,陸機《詩疏》作句曲來巢。謂樹枝屈曲之處鳥用爲巢。逸《莊子》作桐乳致巢,乃譌字耳。《淮南書》。龍夭矯。燕枝拘。亦屈曲盤旋之意。其入聲則爲𨒅曲。䅩與枳枝𨒅,䅓與椇句枸拘曲皆曡韵也。䅩䅓與𨒅曲皆雙聲字也。《急就篇》。沽酒釀醪稽極程。王伯厚云:稽極當作䅩䅓。葢詘曲爲酒經程。寓止酒之義。又按《釋地》。枳首蛇。枳本或作䅩。此則借䅩枳爲岐字。亦同部假借也。故郭釋以岐頭蛇。
从𥝌。从支。
段注支者,枝𠲱之意。
只聲。
段注職雉切。按古音在十六部。亦音支。
一曰木也。
段注一說䅩是木名也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一曰木名,今枳枸也。
䅩与稽實一字。稽从旨,䅩从只聲。《詩》「樂只君子」,《左傳》作「樂旨君子」。此三字皆有曲而留止之義。
一曰木名者,今之枳枸也(?)○此必有誤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𥝌部

楷書
附检字
多小意而止也。从𥝌从支,只聲。一曰木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