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的说文解字解释
高
gāo高部 部 10画 U+9AD8
大徐本
卷别卷五下反切古牢切頁碼第168頁,第15字續丁孫
高
異體髙
崇也。象臺觀高之形。从冂、囗。與倉、舍同意。凡高之屬皆从高。
附注孔廣居疑疑:「象樓臺層疊形,亠象上屋,冂象下屋,口象上下層之戶牖也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从京,口形為分化符號。京是當時所能見到的高大建築物,最能表達『高』的概念,因此殷人在『京』字的基礎上,加分化符號『口』,分化出『高』字,也因『京』字以為聲。」
小徐本
卷别卷十反切家豪反頁碼第421頁,第2行,第1字述
崇也,象臺觀高之形。從冂、囗,與倉、舎同意。凡高之屬,皆從高。
鍇注臣鍇按:《易》曰:「崇效天,𤰞法地。」崇,高;囗音韋,「與倉、舎同意」,謂皆室屋垣墻周帀之意。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从冂非,莫狄切乃冖字。
白话解释
高,崇高。字形像台观建筑高耸的样子。字形采用“冂”作边旁。囗,与“仓”、“舍”字形下部的“囗”意思相同。所有与高相关的 字,都采用“高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之,清‧孔廣居解以像樓臺層疊形。
像上屋,
像下屋,
像上、下層的戶牖(《說文疑疑》)。據此,高屬象形。金文第二例作
,上屋多了飾畫,不影響其音、義,仍屬象形。自戰國文字至楷書之高,其形不出於「高」,即以高為形,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有學者以高由
省形作
,屬省體象形,借為方名,加
以示區別,則為從
、
聲,可備一說(《文字析義》,P.422)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甲2807(甲)

不𡢁簋蓋(金)西周晚期

鄂君啟車節(金)戰國中期

包2.237(楚)

曾147(楚)

說文‧高部

睡虎地簡12.51(隸)秦

繹山碑(篆)秦

老子甲57(隸)西漢

縱橫家書73(隸)西漢

定縣竹簡33(隸)西漢

武威醫簡88甲(隸)東漢

白石神君碑陰(隸)東漢

曹全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崇也。象臺觀高之形。从冂、口。與倉、舍同意。凡高之屬皆从高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