亭的说文解字解释
亭
tíng高部 部 9画 U+4EAD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《老子》:「亭之毒之」。人所安定,停,《說文》無,即亭。定,當即亭字。
民所安定也。引申為亭止,俗作停(或可用定字。)《老子》:「亭之毒之」,亭之,定之也。
白话解释
亭,路边可以让百姓行人安定歇息的建筑。亭上有楼,因此字形采用有所省略的“高”作边旁,采用“丁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作,上體從高省,下體從丁聲。戰國文字承之,從
,乃高的初文。
借為方國之名,乃加囗作高(《文字析義》,P.422)。篆文承之,上體梯形變作圈形。隸書承之,上體圈形變作方塊形。楷書沿之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陳純釜(金)戰國

說文‧高部

睡虎地簡25.52(隸)秦

老子甲28(隸)西漢

居延簡甲873(隸)西漢

武威醫簡71(隸)東漢

曹全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民所安定也。亭有樓,从高省,丁聲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