頭的说文解字解释
頭
tóu頁部 部 16画 U+982D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十七反切特婁反頁碼第729頁,第7行,第1字述
首也。從頁豆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九上反切度侯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660頁,第1字許惟賢第728頁,第2字
𦣻也。
段注𦣻各本作𩠐。今正。小篆作𦣻。《說文》據小篆爲書。故敘曰:今敘篆文合以古籒也。漢人多用𩠐不用𦣻者,自係一時相習而然。許造《字書》則有定體。𦣻下曰:頭也。頭下曰:𦣻也。是曰轉注。《禮記》曰:頭容直。頭頸必中。
从𩑋。
段注𩠐以䭬爲冣重。故字多从𩑋。
豆聲。
段注度侯切。四部。
白话解释
头,人首。字形采用“页”作边旁,“豆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自金文至楷書,除戰國文字第一例是上從頁形、下從豆聲,其餘都是左從豆聲、右從頁形,不影響其音、義。從頁為形,以示其義為人之首;從豆為聲,是用以表音。究其所以用豆表音,因豆是古食器,形作,似可比擬人頭、項、肩之形。據此,則豆雖在此為音,也可比擬為人首之形,所以音可兼義。以上諸形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蔡侯殘鼎蓋(金)春秋晚期

望2.49(楚)

說文‧頁部

睡.日甲72背(隸)秦

居延簡甲132(隸)西漢

禮器碑陰(隸)東漢

武威醫簡66(隸)東漢

吳太平二年鏡(隸)孫吳

楷書
附检字
首也。从頁豆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