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的说文解字解释
投
tóu手部 部 7画 U+6295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特婁反頁碼第968頁,第7行,第1字述
擿也。從手殳聲。
段注本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擿也。擿今俗作擲。古音舌頭,故與投一聲之轉。
白话解释
投,投掷。字形采用“手、殳”会义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,從手、從殳,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手」,表示「投」是與手有關的動作;從「殳」,表示投殳以打人或殺人。「殳」和「投」上古聲同屬舌頭,韻同屬侯部,因此「殳」也兼有聲符的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手部

睡虎地簡36.90(隸)秦

孫臏62(隸)西漢

武梁祠畫象題字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擿也。从手从殳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