頒的说文解字解释
頒
bān頁部 部 13画 U+9812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十七反切布還反頁碼第732頁,第1行,第2字述
大頭也。從頁分聲。一曰鬢也。《詩》曰:「有頒其首。」
段注本
卷别卷九上反切布還切、符分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1667頁,第6字許惟賢第731頁,第11字
大頭也。
段注《小雅・魚藻》曰:魚在在藻。有頒其首。傳曰:頒大首皃。苕之華。羘羊墳首。傳曰:墳,大也。此假墳爲頒也。《孟子》。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。此假頒爲𩔾也。《周禮》。匪頒之式。鄭司農云:匪,分也。頒讀爲班布之班。謂班賜也。此假頒爲班也。
从𩑋。分聲。
段注布還切。按古音在十三部。符分切。
一曰鬢也。
段注鬢者,頰髮也。引伸之頰亦曰頒。《玉藻》。笏,大夫以魚須文竹。鄭云:文猶飾也。大夫,士飾竹以爲笏。按須乃頒之誤。故《釋文》音班。崔靈恩作魚班。知唐初故作頒。須無音班之理。魚頒者,謂魚頰骨。《考工記》注曰之而,頰𩑔也是也。
詩曰:有頒其首。
段注證前一義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大頭也。今用班字。
頒布當作𠔯。
大頭也。《詩》「有頒其首」、「牂羊頒首」。今之用頒字係借為班字用。
白话解释
颁,大头。字形采用“页”作边旁,采用“分”作声旁。另一种说法认为,“颁”是“鬓发”的意思。《诗经》上有诗句唱道:“好 大的一个脑袋!”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《說文‧頁部》:「頒,大頭也。从頁、分聲。」又《說文‧頁部》:「頁,頭也。」凡與頭部相關之字多從頁;從分,表示音讀,本義為大頭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臺灣標準字作「頒」,規範字作「颁」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說文‧頁部

楷書
附检字
大頭也。从頁分聲。一曰鬢也。《詩》曰:“有頒其首。”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