隄的说文解字解释
隄
dī阜部 部 11画 U+9684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的齊反頁碼第1121頁,第2行,第2字述
塘也。從𨸏是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者兮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932頁,第5字許惟賢第1275頁,第4字
唐也。
段注唐塘正俗字。唐者,大言也。叚借爲陂唐。乃又益之土旁作塘矣。隄與唐得互爲訓者,猶陂與池得互爲訓也。其實窊者爲池,爲唐。障其外者爲陂,爲隄。
从𨸏。是聲。
段注都兮切。十六部。按或作䧑。此猶麟之定,卽麟之題也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唐(即塘,《說文》無塘字)也。唐,空也,佛經皆以為空解,堤唐中空。
《說文》無池字,古音池如隄,故隄即池之正字,「江有沱」之沱乃池之借。
唐也。唐即今塘字。《說文》無塘字。唐,空也,(唐本大言,引申為外有中空之義。)佛經以為空解,隄唐本中空也(四面土,中央水也)。
隄,唐也。唐即今塘字,《說文》無塘字,唐,空也。佛經皆以為空解,以隄唐中空也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