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的说文解字解释
過
guò辵部 部 11画 U+904E
大徐本
卷别卷二下反切古禾切頁碼第52頁,第25字續丁孫
過
度也。从辵咼聲。
附注吳善述廣義校訂:「過本經過之過,故从辵,許訓度也。度者過去之謂,故過水曰渡,字亦作度。經典言『過我門』、『過其門』者,乃過之本義。」
小徐本
卷别卷四反切古多反頁碼第152頁,第4行,第2字述
度也。從辵咼聲。
段注本
卷别卷二下反切古禾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81頁,第4字許惟賢第125頁,第12字
度也。
段注引伸爲有過之過。《釋言》。郵,過也。謂郵亭是人所過。愆郵是人之過。皆是。分別平去聲者,俗說也。
从辵。咼聲。
段注古禾切。十七部。
白话解释
过,度,经。字形采用“辵”作边旁,“咼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從辵、冎聲;戰國文字從辵、咼聲,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辵」為義符,表示與行動有關;從「冎」或「咼」為聲符,不兼義。依甲骨文,「冎」為「骨」的初文,「咼」則為從口、冎聲的形聲字,因此「咼」、「冎」同音。依《說文》,「冎」字本義為「剔人肉置其骨也。象形,頭隆骨也」,意思是把肉剔除後的骨頭;「咼」字本義為「口戾不正也」,意思是歪嘴。二字的本義都和「過」義無關,因此「過」從「咼、冎」聲不兼義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過伯簋(金)西周早期

過伯作彝爵(金)西周早期

郭.語3.52(楚)

包2.105(楚)

郭.老甲.12(楚)

說文‧辵部

睡虎地簡23.13(隸)秦

老子甲50(隸)西漢

孫臏168(隸)西漢

相馬經11上(隸)西漢

華山廟碑(隸)東漢

熹.春秋.僖十六年(隸)東漢

楊淮表紀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度也。从辵咼聲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