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的说文解字解释
赤
chì赤部 部 7画 U+8D64
大徐本
卷别卷十下反切昌石切頁碼第342頁,第1字續丁孫
𤆍
異體灻、赤
南方色也。从大从火。凡赤之屬皆从𤆍。
烾
古文从炎、土。
附注徐鍇繫傳:「南方之星,其中一者最赤,名大火。會意。」饒炯部首訂:「南方陽盛之區,其象昭著。火為之行,色赤。赤者,光明顯耀也。凡火皆有明著之象,然微則熒熒,大則赫赫,故赤从大、火,會意。」
小徐本
卷别卷十九反切昌夕反頁碼第831頁,第5行,第1字述
南方色也。從大、火。凡赤之屬,皆從赤。
鍇注臣鍇曰:「南方之星,其中一者最赤,名大火。會意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831頁,第6行,第1字述
古文從炎、土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尚書》:『厥土赤埴。』」
段注本
卷别卷十下反切昌石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963頁,第2字許惟賢第858頁,第5字
南方色也。
段注《爾雅》。一染謂之縓。再染謂之竀。三染謂之纁。鄭注《士冠禮》云:朱則四入與。按是四者皆赤類也。鄭注易曰:朱深於赤。按赤色至明。引申之,凡洞然昭著皆曰赤。如赤體謂不衣也,赤地謂不毛也。
从大火。
段注火者,南方之行。故赤爲南方之色。从大者,言《大明》也。昌石切。古音在五部。俗借爲尺。
凡赤之屬皆从赤。
古文从炎土。
段注火生土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从大火。从土,不知其意。
白话解释
赤,南方的颜色。字形采用“大、火”会义。所有与赤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赤”作边旁。“烾”,这是古文的“赤”字,字形采用“炎、土”会义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之、
,上從大,下從火,會以火大則其色赤紅。金文第一例,火字兩側多了火花,不影響其音、義;第二例多了火花,省了火的下方外緣,是後世火字的原形。戰國文字也都由大、火構形,唯形體略異於甲、金文之形。篆文
最似金文第二例,從大、從火,顯而易見。字經隸書,變體作
、
,頗失其形,楷書沿其第二例以定體,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。以上諸形,都由火、大二字構形,又和火、大二字沒聲關係,所以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古文
,近人李孝定說:
字上下各增兩點火花,就訛成了「炎」;下火和「土」字形近而訛(《甲骨文字集釋》,P.3193)。據此,古文
,應仍從大、從火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藤花榭本重文

段注正篆

段注重文
字形演变

摭續291(甲)

菁9.5(甲)

麥方鼎(金)西周早期

走馬休盤(金)西周中期

邾公華鐘(金)春秋晚期

包2.168(楚)

包2.272(楚)

說文古文

說文‧赤部

睡虎地簡17.139(隸)秦

老子甲36(隸)西漢

天文雜占1.6(隸)西漢

一號墓竹簡257(隸)西漢

武威醫簡87甲(隸)東漢

熹.公羊.成十五年(隸)東漢

景北海碑陰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南方色也。从大从火。凡赤之屬皆从赤。(烾)古文从炎、土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