諾的说文解字解释
諾
nuò言部 部 15画 U+8AFE
大徐本
小徐本
卷别卷五反切能作反頁碼第194頁,第5行,第2字述
譍也,從言若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注引《禮》:「男『唯』女『俞』是古者應對之辭。」有節文。按:古者大夫多言唯,而衞出公及諸侯應其臣下皆曰「諾」。又,南朝有鳳尾諾,爲尊者之言也。
段注本
白话解释
诺,表示应答的声音。字形采用“言”作边旁,采用“若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從言、若聲。隸書、楷書同。「諾」的本義是表示同意的應答聲,所以從「言」為義符。「若」聲有兼義的功能,「若」的本義是「順」,「表示同意」就是「順從」對方的看法,因此「諾」字從「若」聲有兼義的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曶鼎(金)西周中期

說文‧言部

武威簡.燕禮33(隸)西漢

熹.儀禮.燕禮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𧭭也。从言若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