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虞的说文解字解释

虞的说文解字解释

虍部 部 13画 U+865E

虍部

13画

U+865E

五俱切

大徐本

卷别卷五上反切五俱切頁碼155頁,第8

虞騶虞也。白虎黑文,尾長於身。仁獸,食自死之肉。从虍吳聲。《詩》曰:「于嗟乎,騶虞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九反切元無反頁碼393頁,第7行,第1

虞騶虞也。白虎黒文,尾長於身,仁獸,食自死之肉。從虍󰊚聲。《詩》曰:「于嗟乎!騶虞。」

鍇注臣鍇按:《六韜》、《博物志》:林氏國珍獸也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五上反切五俱切古音第-部頁碼833頁,第4許惟賢369頁,第7

虞騶虞也。

段注騶虞《山海經》、《墨子》作騶吾。《漢・東方朔傳》作騶牙。皆同音假借字也。

白虎黑文。

段注見《毛傳》。鄭志。張逸問。傳曰白虎黑文。荅曰:周史王會云:按今王會篇文不具。

尾長於身。

段注見《山海經》。

仁獸也。食自死之肉。

段注《毛傳》曰:騶虞,義獸也。白虎黑文。不食生物。有至信之德則應之。許云仁獸。不同者,毛用古《左氏》修母致子之說。許不從也。哀十四年《左傳》服虔注云:視明禮修而麟至。思睿信立白虎擾。言從義成則神龜在沼。𦗟聦知止而名山出龍。貌菾禮仁則鳳皇來儀。此以昭九年傳云水官不修則龍不至故也。毛云麟,信而應禮。又云騶虞,義而應信。又云鳳皇,靈鳥仁瑞也。正用古說。許不从古說。故麟,騶虞皆謂之仁獸。鳳謂之神鳥。騶虞之仁何也。以其不食生物。食自死之肉也。

从虍。吳聲。

段注五俱切。按此字假借多而本義隱矣。凡云樂也安也者,娛之假借也。凡云規度也者,以爲度之假借也。

詩曰:于嗟乎騶虞。

段注《召南》文。《五經異義》。今詩韓魯說。騶虞,天子掌鳥獸官。《古詩》毛說。騶虞,義獸。白虎異文。食自死之肉。不食生物。人君有至信之德則應之。《周南》終麟止。《召南》終騶虞。俱稱嗟歎之。皆獸名。謹按古《山海經》,鄒書云騶虞獸。說與《毛詩》同。按許說詩从毛。作《說文》則於从毛之中,不从其義獸應信之說也。鄒書葢謂鄒子書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騶虞,虎也。後借為守山之官名(虞侯是也)。再引申,虞,望也,因守而望也。《周禮》「山虞」、「澤虞」皆从虎(猛虎在山之義)引申,澤虞則从山虞引申。牙、虞音近(騶虞亦作騶牙是也),姜太公名牙,牙即虞,故字望。虞,望也,故引申為不虞之虞。虞樂乃𡢢字也。

古虞讀為吾,牙讀為吾,故相轉。本為獸名,引申為獸官,虞衡是。又引申為篽,《漢書•鼂錯傳》:「虎落竹虎」,虎即篽也。實則篽(圈一山林為篽),虎皆當作虞。

騶虞也(虎類)。引申為守山之官名(《左傳》虞侯),因守必望。故又訓望,姜太公名牙,牙即虞字,故字望。其訓安樂者,娛之借也。《周禮》之「山虞」,由虎引申,言守山之官其守牢此山與虎同也;「澤虞」即由山虞引申。由望義故有「不虞之譽」等義。

白话解释

虞,驺虞。白底黑纹的罕见老虎,尾巴长于身体。是不 * 的仁慈野兽,会吃自已身上坏死的肉。字形采用“虍”作边旁,“吴”作声旁。《诗经》上有诗句唱道:“啊哟哟,真不愧是驺虞啊。”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騶虞也。白虎黑文,尾長於身。仁獸,食自死之肉。从虍吳聲。《詩》曰:“于嗟乎,騶虞。”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