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说文解字 › 色的说文解字解释

色的说文解字解释

色部 部 6画 U+8272

色部

6画

U+8272

所力切

𢒸

大徐本

卷别卷九上反切所力切頁碼301頁,第3

色顏气也。从人从卪。凡色之屬皆从色。

𢒸

𢒸古文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『李家浩謂:楚國文字多以『印』為『色』。』現在的文字學家多主印、𢑏(抑)一字,因此我們也可以把『色』看成『𢑏(抑)』的假借分化字,所以或在『卩』形下方加橫筆,或加圓點以區別,而『爪』和『卩』的相對位置則往往作左右排列,以與『印、𢑏』的上下排列區別。郭店楚簡的『𦫤』加義符『頁』,強調為人之顏氣。秦文字以下多作从『人』、从『卩』,而為《說文》小篆所本。」

小徐本

卷别卷十七反切疎憶反頁碼749頁,第5行,第1

𢒸顏气也。從人,從卪。凡色之屬,皆從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顏色,人之儀節也。會意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749頁,第6行,第1

古文。

段注本

卷别卷九上反切所力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724頁,第2許惟賢755頁,第2

𢒸顏气也。

段注顏者兩眉之閒也心達於气。气達於眉閒是之謂色。顏气與心若合符卪。故其字从人卪。記曰:孝子之有深愛者,必有和气。有和气者必有愉色。有愉色者,必有婉容,又曰:戎容。盛氣闐實陽休。玉色。《孟子》曰:仁義理智根於心,其生色也。睟然見於面。此皆从人卪之理也。主色而後見於面。所謂陽氣浸淫。幾滿大宅,許曰:面顏前也是也。《魯頌》。載色載笑。傳曰:色色温潤也。《大雅》。令儀令色。箋云:善威儀,善顏色也。《內則》曰:柔色以温之。《玉藻》曰:色容莊。色容顚顚。色容厲肅。《論語》曰:色難。色思温。色勃如也。正顏色。引伸之爲凡有形可見之偁。

从人卪。

段注《此部》不與从人爲伍而與从卪爲伍者,重卪也。所力切。一部。

凡色之屬皆从色。

古文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人之气象有卩度,故色从卩。

白话解释

色,脸上的颜色、气色。字形采用“人、卪”会义。所有与色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色”作边旁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色”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之,或疑是「」之訛字(裘錫圭《郭店‧語叢一》注),餘亦無定說,此存疑待考。篆文作,從人、卩構形。人,表氣色的主體;卩,是節字的初文,其形像符節相合一半之形,屬象形。二者相合,可會以人之氣色表現,和其心中所想的一致,就像符節之相合,絲毫不爽。用《禮記‧大學》的話來解釋,即「誠於中,形於外」。字經隸書,體變作,頗失其形,楷書之形沿自隸書第二例以定體,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。色由人、卪構形,又和人、卪沒聲音關係,所以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古文,蕭道管解以「从頁、从彡,从疑省。疑則動色,飾也(《說文管見》)」,屬異文會意。

篆体字形

  • 字形演变

  • 附检字

    顔气也。从人从卪。凡色之屬皆从色。(𢒸)古文。

    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