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的说文解字解释
置
zhì网部 部 13画 U+7F6E
大徐本
小徐本
段注本
卷别卷七下反切陟吏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424頁,第1字許惟賢第623頁,第14字
赦也。
段注攴部曰:赦,置也。二字互訓。置之本義爲貰遣。轉之爲建立。所謂變則通也。《周禮》。廢置以馭其吏。與廢對文。古借爲植字。如《攷工記》置而搖之卽植而搖之,《論語》植其杖卽置其杖也。
从网直。
段注徐鍇曰:與罷同意。是也。直亦聲。陟吏切。一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赦也。赦與捨同放也,故置引申為放。
赦也,故引申為放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秦簡文字,從网直,直亦聲。《說文》:「置,赦也。从网直。」段注:「置之本義為貰遣,轉之為建立。所謂變則通也。《周禮》與『廢』對文。古借為植字。徐鍇曰:『與罷同意。』是也。」字由擱置、廢置意轉而為正面的設置、增置的用法。隸、楷字形均承篆文的從网訛變為從罒。
篆体字形

藤花榭本正篆

段注正篆
字形演变

鐵186.2(甲)

京津2746(甲)

後2.24.8(甲)

粹474(甲)

後2.14.15(甲)

說文‧网部

睡虎地簡10.5(隸)秦

居延簡甲2551A(隸)西漢

熹.儀禮.覲禮(隸)東漢

石經論語殘碑(隸)東漢

楷書
附检字
赦也。从网、直。徐鍇曰:“从直,與罷同意。”


